2023年12月15日,數商傳媒《數字商業時代》正式發布2023年度“商業領袖”名單,與之同時公布的,還有2023年度智造中國評選“十佳商業機構”和2023年度智造中國評選“十大卓越IT產品”中各類獎項、2023年度智造中國評選可持續發展特別獎-ESG特別貢獻獎。本次評選旨在選擇一批在科技領域和企業級IT產品中的優秀領導企業、卓越的企業領導人,以及領先的IT技術、產品和服務。通過總結他們在過去一年艱苦卓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就,一方面彰顯企業級IT行業本身的成長,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夠通過表彰這些企業家和企業,推薦優秀可信賴的技術、產品和服務,為更多各個領域正在努力實踐數字化轉型的企業,提供可以信賴的IT技術、產品,以及可以借鑒的數字化轉型的知識和經驗,進一步明確企業未來業務發展的方向,為中國本土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有效的工具和可借鑒學習的榜樣。
眾所周知,在過去的一年當中,科技領域承受了相當的壓力:雖然疫情結束,但是世界經濟并沒有如人們預期的那樣,隨著疫情的徹底結束而迅速回暖。相反,因為受到新冠疫情后遺癥、宏觀經濟的結構性調整、通貨膨脹,以及地區爭端的加劇,越來越呈現出一種長期疲軟的態勢。在預期沒有實現的自我懷疑中,未來的不確定性再次成為市場焦慮的核心,而這種焦慮最終帶來了市場對于IT投入的消極和謹慎。
內外交困之下,科技領域在2023年經歷了近20年最低迷的一年,以往所有的成功經驗失去了價值。然而,還是有這樣一群敢于創新、樂于創新的企業家和企業,正在創造和驗證一套全新的成功經驗,開創一個更新的年代。
2022年底,ChatGPT的橫空出世,為烏云籠罩的IT行業點燃了一把火。可以說,整個2023年AI的技術熱潮已經在全球范圍內掀起了一場科技革命。
麥肯錫報告稱,生成式人工智能有望為全球經濟貢獻約7萬億美元的價值,并將人工智能的總體經濟效益提高50%左右;其中中國則有望貢獻約2萬億美元,將近全球總量的三分之一。
就在生成式AI及AI大模型爆發,催生各個行業領域的企業在業務端旺盛需求的同時,對于企業而言,也希望借助“AI”的東風,重塑業務流程架構,實現降本增效,尋找一條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的數字化轉型路徑。
而這,就是本年度智造中國商業領袖評選的基礎:找到那些適合新形勢的商業邏輯和商業領袖,讓更多的企業找到新的學習榜樣!
本次獲得數商傳媒《數字商業時代》2023年度智造中國“十大商業領袖”稱號的卓業企業家包括:北京怡和嘉業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莊志;亞信科技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高念書;達闥機器人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黃曉慶;曙光信息產業有限公司總裁歷軍;奇安信集團董事長齊向東;立訊精密創始人王來春;東軟集團高級副總裁兼董事會秘書、首席投資官王楠;地平線創始人兼CEO余凱;智譜AI公司創始人張鵬;云從科技董事長兼總經理周曦。
正是這樣一群企業家,帶領各自的企業在不同的領域創造著歷史:北京怡和嘉業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莊志帶領研發團隊成功研發了中國第一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家用呼吸機,打破了國外品牌對家用呼吸機的壟斷,并且成為家用無創呼吸機領域全球市占率第二、中國市占率第一的國際領跑者;被譽為“云端機器人之父”的黃曉慶創新性地提出了“云端機器人”架構,并在達闥海睿操作系統中融入了自主研發的RobotGPT,自此讓“大模型+柔性關節控制”成了海睿OS5.5的獨特技能;厲軍帶領中科曙光持續推動自身產品技術升級,在2023年上半年,實現了營收上升7.33%,凈利潤同比上升15.1%;齊向東帶領奇安信在數據安全領域全面發力:奇安信集團數據安全分公司正式成立,“奇安天盾”數據安全保護系統對外發布;打工妹出身的王來春帶領立訊精密在2023年實現絕地反擊,正式切入蘋果供應鏈,到2023年三季度末,立訊精密貨幣資金達318.42億元,同比增長31.93%;而在王楠為代表的新一代領導人的帶領下,東軟目前已經完成對業務的專業化、IP化、互聯網化發展進行推進,并重點推動國際業務新一輪升級以及發展工作,進一步保持在產品工程領域的領先優勢;在余凱的帶領下,地平線在2023年征程芯片累計出貨量已突破300萬片,與超過20家車企簽下了超過120款車型前裝量產項目定點,與奧迪、北汽集團、比亞迪、大眾汽車集團、上汽集團、一汽紅旗等眾多車企建立深度合作,并獲得ISO21448預期功能安全標準流程體系認證,成為業內首家通過認證的智能駕駛計算方案公司;張鵬帶領下的智譜AI是一個全新的公司,但是被認為是目前最具OpenAI氣質和水準的中國本土AI公司,在2023年,其研發了雙語千億級超大規模預訓練模型GLM-130B,正在逐步實踐自己“成為OpenAI、超越OpenAI”的偉大事業;周曦領導的云從科技則在短短的時間內,產品就已經廣泛應用在了物聯網、移動互聯網、銀行、安防、交通等場景,成為中國本土人工智能領域的領先企業。
這些領導者在贏得個人成就的過程中,集中表現出了一些共同特征:首先他們篤信科技技術對于人類的價值,因此他們都對技術本身的發展和研發投入了大量的關注,對于新興技術被廣泛應用都給予了更多的熱情;其次他們對于科技商業化的路徑不拘泥于已有經驗,勇于且善于開創全新的商業模式和業務模式,在創新中證明技術的價值;最后,他們都對如何利用技術實現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抱有積極地認識,在不斷實踐技術和商業邏輯的過程中,時刻關注企業和人類社會的真實需求,并樂于積極響應這些需求——這不是他們獲得個人成功的全部理由,但一定在其中發揮了某種決定性的作用。
與卓越的企業家一樣,在科技領域當中還有一些優秀的企業同樣值得關注。本次2023年度智造中國評選“十佳商業機構”當中,入選的企業有:SAP、達索系統、Hitachi Vantara、思科、Akamai、太極股份、安踏、傳音手機、柯尼卡美能達和石頭科技。
在這些企業當中,有些是傳統的企業級IT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自身積極探索轉型之路,以期隨時響應市場的需求,成績斐然,如SAP;達索系統則是在工業軟件領域始終一枝獨秀,在過去的2023年,在一片沉寂之中,達索系統一枝獨秀,憑借其在生命科學領域的亮眼表現,成為該領域唯一實現業務大規模增長的企業,業務范圍涵蓋更廣,用戶數量實現大幅增長;Hitachi Vantara在過去13年里,15次成為Gartner?主存儲魔力象限“領導者”象限,是行業當之無愧的技術領導者和市場領先者,在過去的2023年,其繼續加大技術的投入,其虛擬存儲平臺和軟件定義存儲,都得到了極大的豐富和提高,為其保持技術領先性和市場領導性提供了充分的支撐;傳統意義關注網絡的思科在2023年發力安全領域,并于2023年9月21日以280億美元的價格并購網絡安全軟件公司Splunk,并將AI引入安全應用,推出思科的“負責任AI”架構,從而對安全領域和AI的全面應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樣來自安全領域的Akamai,作為一家負責支持和保護網絡生活的云服務提供商,其構建了包括全球平臺、安全解決方案、安全情報、安全服務和培訓與教育在內的5個關鍵基礎,幫助客戶應對互聯網上所出現的安全隱患。與此同時,在2023年更多的中國本土企業贏得了更多的關注:其中,有以“做中國最優秀的IT服務提供商”為戰略目標的太極股份,其已經從最初的小型機廠商成功轉型為業務涵蓋IT咨詢、行業解決方案與服務、IT產品增值服務和IT基礎設施服務等一體化IT服務的全能選手,成為我國政府、金融、能源、冶金等行業信息化建設的領軍企業;也有依靠IT技術和工具實現自身數字化轉型并獲得巨大成功的傳統企業安踏;還有在企業出海實踐中獲得成功的傳音手機,以及在家用市場級產品方面實現突破的石頭科技——這些中國本土企業的成功,一方面證明了數字化轉型和企業出海方向得正確性,同時也證明,正確的方法和工具將是獲得最終成功的重要保障——他們就是中國本土企業身邊的榜樣。
技術和產品始終都是IT行業最活躍的部分,本屆2023年度智造中國評選“十大卓越IT產品”,重點在新興技術和現實應用場景之間實現平衡,選擇的產品既要能幫助企業解決當下的業務需求,同時也要能滿足企業未來發展需要。具體名單為:施耐德電氣ETAP電氣系統數字孿生平臺、智譜ChatGLM-6B、阿里云PolarDB、問界M7、易點天下KreadoAI、Hitachi Vantara VSP 5600、Dell PowerStore全閃存陣列、Amazon Bedrock、VMware PrivateAI以及英特爾13酷睿處理器。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2023年度智造中國評選中,特別設置了可持續發展特別獎-ESG特別貢獻獎,旨在表彰行業中將可持續發展落實到具體業務當中的企業,以提醒所有的企業和領導者:對于人類社會而言,企業的價值不僅在于不斷輸出有價值的技術、產品和服務,也在于能夠不斷推動人類文明的進步。此次獲得該獎項的是柯尼卡美能達。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內,柯尼卡美能達始終關注著社會與環境課題,聚焦社會、教育、環保等多領域,以“柯”技+公益的形式積極踐行企業社會責任,為美好社會貢獻力量;同時,其還立足于柯尼卡美能達“綠色經營”理念,從“可持續工廠”、“可持續解決方案”、“可持續市場”三大維度積極貫徹“環境愿景2050”,旨在實現2050年“0”碳目標——對于一家高科技企業而言,這不僅是一種企業文化,更是一種對全社會、乃至全人類負責的態度,值得所有的企業學習。
總之,2023年既是全球企業重新出發的一年,同樣也是中國企業重塑創新競爭力的一年。IT行業競爭越來越大,只有全力以赴,才能勇上潮頭,抓住時代的脈絡。對于2024年,我們看到的更多還是機遇和調整并存,所有企業都希望能夠在困局中突圍,抓住稍縱即逝的發展時機,逆勢而上,實現從量變到質變——榜樣就在這里,機會正在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