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商業時代:如何幫用戶利用非結構化數據存儲技術拓展市場機遇?
戴爾科技集團大中華區非結構化數據存儲事業部總經理劉志洪:比如說我前段時間的一個客戶,這個客戶是做醫療影像系統的,他們的醫療影像系統非常先進,能把掃描、影像做得非常清晰,能幫助醫生把病人的病灶部位看得很清晰。所以,我們在醫學系統上把這叫做一個PACS系統,就是醫療影像系統的應用軟件。結合它的CT機出的圖片,醫生可以來調取任何一個病人的影像來看,到底他這個病可能是什么?來做出一個準確的診斷。
當然這個過程離不開系統的支撐,也離不開醫生的專業知識。為什么講離不開系統支撐?因為這影像數據都很大的,一個影像數據動輒是幾個MB,那一個醫學影像系統拍出來高清的片子可能就比這要大的多。那么一個醫院每天有這么多病人,這么多影像,所以這個數據的累積量非常大。
對醫生來講,當他在工作站前面點開這個圖像的時候,要過兩秒鐘才能調出來。對這個醫生來講,這個時間長度有點難接受,但你數據量進一步擴大的話,搞不好就不是兩秒鐘了。如果等了十秒鐘這個圖像才能出來,那患者的體驗、醫生的心情和工作效率都會受到極大影響。
所以其實需要的是一個比較快速穩定,隨著數據量的增長,還是能夠及時做出響應,我們的架構能幫助醫院達到這樣一個比較高級別的狀態。
但僅有這個夠不夠?不夠,客戶也面臨著競爭,也面臨著怎么把產品的附加值進一步增大的挑戰。有沒有一種數字化的手段能夠把自身業務和市場機遇進一步提升呢?如果做一個人工智能的程序,就是在掃描病人的病灶部位的時候,根據人工智能來識別大概部位,可能有什么樣病變的一個征兆。
人工智能程序雖然不能完全替代醫生,但是它絕對是給醫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輔助。比如說為這個風險的部位做了一個標注,也做了一些提示。這對于一些經驗不夠或者工作量太大的醫生,起到了一個極好的輔助作用。某種程度上來講,對醫生是一個極大的便利,提高了他的工作效率和診斷水平。對醫院的CT機也是一個很大的附加值?,F在不僅僅是能拍出一個清晰的醫學影像,而且還有人工智能的診斷輔助在里面。
我們跟我們的客戶一起看,怎樣在數字化時代用數字技術來加持來幫助提升業務。
數字商業時代:謝謝劉總。其實劉總今天講的最打動我的就是能夠講到很多這種非結構化數據所帶來的這種機會。問到了機會,也問到了挑戰。但是從劉總這兒講到的這個機會真的是蘊含著無限大的能量。那同時,對挑戰,劉總這邊也是特別強調了我們應該怎么去做。那我也是特別期待劉總,包括他的這個團隊將來的為更多的企業去賦能,讓更多企業在數字化轉型的道路上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