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6 月 27 日,思科 2025 生態創新峰會在上海落幕,這場以 “開啟 AI 新視界” 為主題的行業盛會,不僅發布了面向 AI 時代的安全架構與網絡解決方案,更通過與華訊網絡、神州數碼、畢馬威等生態伙伴的深度聯動,勾勒出一幅 “技術筑基 – 生態賦能 – 場景落地” 的企業 AI 轉型全景圖。在 AI 應用從概念走向縱深的關鍵節點,思科以其在網絡與安全領域的四十年技術積淀,正通過 “安全架構重構” 與 “生態體系共建” 雙輪驅動,幫助企業穿越轉型迷霧,釋放 AI 的真正業務價值。
現場,上海市人工智能行業協會秘書長鐘俊浩擲地有聲的說道:”AI 正在重塑產業基因,而思科帶來的不僅是技術方案,更是一套生態進化的方法論。” 這場匯聚了 200 余家生態伙伴的峰會,實則是思科在 AI 轉型深水區投下的一枚戰略棋子。
安全架構的 AI 革命:從被動防御到主動智能的范式躍遷
在應用激增、員工高度分散、AI驅動威脅日益復雜的背景下,企業亟需構建新一代安全防御體系,一向以“安全”著稱的思科,以 “主動防御、智能響應、全域協同”為核心,通過技術架構升級與產品矩陣迭代,目標以安全架構創新,為企業 AI 轉型構建起立體防護網。
AI時代,安全架構是企業數字化轉型基礎底座,同時也是首要突破口。據思科大中華區資深副總裁兼首席技術官侯勝利介紹,思科推出的混合網格防火墻(Hybrid Mesh Firewall)架構,打破了傳統安全設備的物理邊界,實現了物理防火墻、虛擬防火墻與云安全策略的統一管理。該架構支持將分散在數據中心、分支機構和云端的安全資源整合成彈性網格,企業可根據 AI 應用的流量特征動態調整防護策略。以新發布的 6100 系列及 200 系列防火墻為例,前者憑借業界領先的吞吐量支持 AI 數據中心的高并發流量,后者則通過集成 SD-WAN 功能,為分布式 AI 場景提供兼具安全性與靈活性的網絡連接。
思科大中華區資深副總裁兼首席技術官侯勝利
在技術展示區,當工程師演示 AI 驅動的威脅預判功能時,屏幕上數據顯示:某金融客戶的系統在 30 秒內自動攔截了 17 種新型 AI 欺詐手段—這正是思科全新發布的 6100 系列混合網格防火墻的實戰場景。
與此同時,思科進一步強化了通用零信任網絡訪問(Universal ZTNA)方案,將 “永不信任,始終驗證” 的原則融入 AI 時代的分布式辦公場景。該方案通過設備身份認證、用戶行為分析和應用級訪問控制,阻止未授權設備接入企業 AI 系統,有效防范內部威脅。資料顯示,采用零信任架構的企業,其 AI 相關安全事件發生率降低了 47%。
并且為進一步降低AI時代的網絡安全威脅,思科安全云平臺的能力升級,標志著安全防護從 “被動響應” 向 “主動預測” 的范式轉變。平臺整合了生成式 AI 技術,可基于歷史威脅數據構建動態攻擊模型,提前識別 AI 驅動的新型威脅。例如,在面對深度偽造(Deepfake)攻擊時,平臺能通過多模態數據分析快速定位異常,響應速度提升 3 倍以上。
值得關注的是,思科將深度網絡模型(Deep Network Model)這一特定領域大語言模型融入安全運維,該模型由思科龐大的知識庫訓練而成,可理解網絡環境中的復雜關聯,自動生成威脅處置建議。
底層重塑安全基底,中層提升威脅響應與檢測,那上層便是利用數字韌性體系增強業務連續性,只有賦能業務價值,AI價值才能得以最終顯現。侯勝利談及,在AI應用對業務連續性要求極高的背景下,思科通過 Splunk Observability Cloud 與 ThousandEyes Assurance 的雙向集成,打造了更具韌性的數字化運營模式。該方案實現了從網絡健康監測、性能優化到故障自愈的全流程自動化。此外,思科與 Splunk 的深度整合,還為企業提供了跨域的安全可視性。通過統一的日志分析與指標監控,IT團隊可實時掌握AI工作負載的安全狀態,實現從 “事后追查” 到 “事前預防” 的轉變。
“隨著代理式AI深入各行各業,基礎架構的智能化、自動化與安全性成為核心競爭力,”思科全球副總裁兼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黃志明強調,“思科正將三十年網絡防護經驗轉化為AI時代的安全智能,幫助客戶構建端到端的可信環境。”
生態協同的化學反應:從技術整合到商業閉環的生態進化
在 AI 技術復雜度與場景多樣性的雙重挑戰下,單一廠商已無法滿足企業的轉型需求。面對AI轉型中高達76%的企業存在基礎設施準備不足、500萬復合型人才缺口、20%數據可用率等嚴峻挑戰,思科明確提出生態化破局路徑。“沒有企業能獨自跨越AI鴻溝,”思科大中華區副總裁兼合作伙伴事業部總經理周丹指出,“思科定位為生態連接器,通過激活伙伴網絡實現成本優化、資源共享與風險共擔。”
思科大中華區副總裁兼合作伙伴事業部總經理周丹
所以在AI時代,思科正攜手華訊網絡、神州數碼、畢馬威等眾多生態伙伴,構建起覆蓋咨詢規劃、技術實施、應用開發的全鏈條 AI 生態體系。
為應對多場景實踐化需求,思科眾多生態伙伴正依托其技術解決方案,積極推進各行業數字化轉型場景應用落地。如華訊網絡基于 “3+2” 技術架構,打造了覆蓋算力底座、AI 智弈智能體系統、場景化應用的全流程服務體系。其 Enterprise AI 解決方案已在金融、制造等行業落地。且華訊網絡高級副總裁李仲強調務實落地“IOI(投入產出比)要具象化,資源有限,不是誰都能搞A100模組。能耗管理非常關鍵。”其方案更深度整合思科8B模型,在SOC、代碼安全等場景驗證提效。
華訊網絡高級副總裁李仲
另一合作伙伴,也是其在中國最大合作代理商神州數碼與思科共建的AI實驗室,聚焦算力調度、網絡優化與自動化運維三大方向,提供全棧解決方案。“我們在深圳智算中心部署了聯合實驗室,底層用思科網絡硬件,嵌入了Nexus可視化頁面,并結合 Splunk 數據智能實現自愈式運維,把大模型算力架構七層可視化呈現。”其神州數碼通明湖云和信創研究院AI解決方案中心負責人李盛介紹。
神州數碼通明湖云和信創研究院AI解決方案中心負責人李盛
在頂層咨詢層面,畢馬威中國作為思科戰略咨詢伙伴,也正在為企業提供從 AI 戰略規劃到落地實施的全周期服務。其設計的 AI 變革路線圖,通過 “戰略指向 – 業務舉措 – 標準化五步法” 的框架,助力企業逐步建立起一個能夠持續自我迭代升級的 AI 創新生態系統,為企業在AI時代贏得長期競爭優勢。畢馬威亞太區“智鏈企業”數字化轉型資深牽頭人柳曉光強調:”AI 不是技術堆疊,而是需要商業邏輯驅動的系統工程。”現階段,畢馬威自主的軒轅AI平臺2.0,也整合了金融、醫藥等多行業解決方案,意圖實現 AI 價值的快速復制。
畢馬威亞太區“智鏈企業”數字化轉型資深牽頭人柳曉光
在偏向硬件合作層面,超擎數智與思科的合作,展現了硬件基礎設施與AI解決方案的深度融合。超擎基于思科新一代AI智能解決方案構建全棧一體化方案,據超擎數智總經理唐春峰介紹,在醫藥研發領域,該方案幫助某企業將癌癥新藥的開發周期從3-5年縮短至4-6個月。其無損網絡(IB & RoCE)技術與思科網絡設備的協同,使GPU集群效率提升至95%,達到行業頂級水平。
超擎數智總經理唐春峰
此外,亞馬遜云科技、威發、基流、凱緯斯、HGC Macroview、NTT、英邁、紫光曉通、中國移動國際、Orange Business、網安捷通、網贏Logicalis等伙伴也展示了在算力市場、智慧空間、智能運維、客戶體驗、出海服務等領域的聯合解決方案。周丹用“雙向奔赴、互利共贏”形容思科與伙伴的關系。李仲更直白道出長久合作基石:“就兩個字——掙錢,而且是高質量的掙錢……思科授人以漁,讓我們構建能力;它掙該掙的錢,把服務等機會留給伙伴,形成良性循環。”這也造就了思科在中國龐大的生態體系,周丹透露,思科98%以上的生意通過合作伙伴獲取,與2000多家合作伙伴建立持續合作關系,其250多家合作超20年,540多家超10年。
在更廣闊的生態版圖上,思科正構建 “技術 – 行業 – 服務” 的三維協同體系,這種生態協同產生的 “化學反應” 遠超預期。正如思科大中華區總裁吳大維所言:”今天我們展示的不僅是技術方案,更是一種生態進化的能力。” 在 AI 重塑世界的進程中,思科以安全架構為錨點,以生態協同為引擎,正在為企業繪制一幅清晰的轉型路線圖。
未來已至:用安全架構與生態協同破局企業AI轉型必答題
在AI時代,思科不僅通過技術創新與生態合作賦能企業,還通過深入的市場研究與實踐洞察,為企業AI轉型提供清晰的行動方向。其發布的《思科2025企業網絡研究》揭示了AI時代基礎架構轉型的緊迫趨勢,而生態伙伴的實踐則驗證了技術落地的可行性與價值。
研究顯示,企業網絡正經歷重大架構變革,中國市場呈現六大轉型信號:網絡成為戰略優先事項,98%的受訪者認為現代化網絡對部署AI、物聯網和云應用至關重要,94%的IT領導者計劃增加網絡投入;安全網絡至關重要,100%受訪者認可其對業務的意義,79%認為“極為關鍵”;AI 加劇對高彈性網絡的需求,99% 的 IT 領導者視彈性網絡為關鍵,72% 的企業曾經歷重大網絡故障,年損失達 1600 億美元;企業將 AI 視為營收增長動力,55% 的 IT 領導者認為現代化網絡對營收的最大影響在于支持 AI 工具部署;AI 重塑計算基礎設施,66% 的受訪者表示數據中心無法滿足當前 AI 需求,92% 計劃擴展算力;企業希望網絡更智能,99% 的受訪者認可自主、AI 驅動的網絡是未來增長關鍵,但僅 34% 部署相關智能功能。
面對企業AI轉型的六問必答題,思科以 AgenticOps 為核心的網絡解決方案,推動企業網絡從 “人工運維” 向 “自主智能” 演進,革新網絡基礎設施,夯實 AI 落地技術底座為回應。思科提出的 AgenticOps ,通過 AI 驅動的智能體(Agent)實現網絡運維的自動化與自主化。其中,業界首創的生成式用戶界面—思科AI Canvas,支持網絡與安全運維團隊的實時協作,通過自然語言交互即可完成復雜的網絡配置與故障排查。而深度網絡模型則作為 AgenticOps 的技術核心,賦予了AI理解網絡環境的能力。該模型不僅能解析網絡拓撲與流量模式,還能基于歷史數據預測潛在風險,自動生成優化策略。
針對AI計算對高帶寬、低時延的需求,思科在數據中心領域持續創新,推出的Nexus管理平臺實現了傳統 ACI架構與AI原生架構的統一管理,企業可根據業務需求靈活調度計算資源。
通過技術賦能,思科與生態伙伴的協同創新,已在多個行業實現從技術到商業的價值閉環。在智能制造領域,通過AI驅動的網絡與安全解決方案,提升生產效率與設備可靠性;在醫療行業,輔助診斷系統縮短疾病檢測周期,提高診斷準確性;在金融領域,智能風控模型降低風險發生率,優化客戶體驗;在能源行業,AI賦能的電網管理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推動綠色轉型。
這些實踐不僅驗證了思科技術架構的先進性與生態模式的有效性,更展示了AI技術為企業帶來的實際效益,包括成本降低、效率提升、創新加速等,為更多企業的AI轉型提供了可復制的成功范式。
結語
在 AI 重塑各行各業的時代浪潮中,思科以 “連接與安全” 為核心,通過打造領先的安全架構與開放的 AI 生態圈,為企業轉型升級提供了強大的動力。從技術創新到生態協同,從市場洞察到場景落地,思科正攜手合作伙伴,以差異化的 AI 創新能力與全球領先的技術積累,持續引領行業發展。
未來,思科持續推動的網絡技術創新,與深化生態伙伴的合作,將助力企業以更快速度、更低風險邁向 AI 時代的業務變革。正如黃志明所言:“思科致力于幫助客戶實現更高效的運維、更強韌的安全防護和更敏捷的業務響應,全面釋放 AI 帶來的業務價值。” 在 AI 開啟的新視界中,思科正與生態伙伴共同譜寫企業智能化轉型的嶄新篇章,為構建更智能、更安全、更具韌性的數字未來貢獻力量。